1949年4月,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之后,国共双方的军事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人民解放军根据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向尚被国民党当局控制的广大地区发起了大规模的战略进攻,矛头所指首先对准了国民党重兵盘踞的京(指南京)沪杭地区。1949年4月20日,我百万雄兵分中、东、西三个集团发起渡江战役,国民党苦心经营的千里长江防线在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的攻势面前土崩瓦解。人民解放军乘胜南下,继而攻克南京,切断浙赣线,占领杭州,直逼上海。为保护上海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市区建筑,解放军经过周密部署并作出很大牺牲后,终于5月27日解放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 影片在展现这一恢弘壮阔、气势磅礴的历史画卷的同时,也充分展示了在中国社会重大变革的历史时刻,重要事件、重要矛盾的发生、演变和重要人物即历史事件的决策者、指挥者、参与者以及“活的历史”—...
根据韩战期间真实战事改编。1950年6月25日,北韩挥军越过三八线突袭南韩,三日攻陷汉城(今首尔),战线不断南进。在美军及联合国军支援下,南韩军逆势反击。美军指挥官麦克亚瑟提出代号为「铁铬行动」的仁川登陆计划,该计划急需一支大队的兵力从侧翼阻击扰敌、声东击西,通过长沙里切断北韩军的补给线。 由于任务本身极其艰钜,加上南韩国军当时兵力薄弱,无法抽调足够正规军支援,军方不得不把这项任务交付给772名学生兵执行,这些学生兵平均年龄只有17岁,仅仅接受了两星期的军事训练,在毫无实战经验的情况下投身战场。行军路上固然杀机重重,战友内部也诸多衝突,年少气盛,迸发出各种角力。 仁川登陆战前夕,长沙里登陆任务如期执行,这群徒有一腔热血但战力薄弱的学生们,无可避免地接受命运中最残酷的考验:穿越炮火与海浪,浴血长滩,馀下部队身陷敌军重重围剿,直至弹尽粮绝,挣扎于阵亡与倖...
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为了强渡汝河,我军首长下令炸掉辎重,炮团长(王志刚 饰)违令不炸,被旅长方军(王丹华 饰)撤职。此时敌军长白建业(周楚 饰)已在汝河两岸布兵夹击,经过激战,我军与游击队会师。方军见到分别多年的母亲(苏辉 饰),知晓家中变故。深秋,敌人大面积封山,妄图用经济封锁置我军于死地。次年春,大反攻开始了,方妈意外发现方家坪区长来弟(于力 饰)正是自己多年前被人卖掉的孙女也就是方军的女儿。可情急中,还未相认,来弟就随大军走了。随着战事的推进,白建业深感大势已去,准备逃跑,得知消息的来弟疾速给部队报信,途中遭袭负伤,弥留之际,她拿出一只妈妈牺牲前留给她的耳环......
时值1988年与1989年之交,苏阿战争即将结束,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陆续从阿富汗撤军。然而,飞行员亚历山大,苏军将领瓦西里耶夫的儿子,在一次飞机失事中被穆斯林游击队虏获。因此,在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之前,108摩托化步兵师还需要完成最后一项任务:救回将军的儿子。影片改编自真实故事,讲述了一段尘封的历史,聚焦于当年苏方经萨郎山口勇敢而悲剧性的撤军行动,展现出战时的恐惧、危险,以及战争中人性的复杂程度。